同事和我去自驾西藏,回来后要我承担他车上购买配件的一半费用,我该怎么办?
这事弄得有点被动和尴尬,但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你俩关系不够铁。他要是认为你铁,就根本不会开口给你要,就是你主动给他他也不会要。你要是认为他铁,就根本不会等到他开口要,而是在第一时间就主动给他把费用结了。
二个就是你俩开始没说好,产生的这个费用到底怎么算。
其实这也是结伴出游最大的问题。没有提前协商、没有书面协议,出了事很难解决,你以为他会主动承担,他则认为你做顺风车更应该主动承担。
其实站在你同事的角度,让你承担购买配件的一半费用还真不算多。
毕竟是你们两个人一块出行产生的费用,而且这个车是他的,你属于免费蹭车,不分担不可能。
在他看来,没有让你负担车损,已经够意思了,毕竟***可是长途,又是高原,对车的损伤可不小,就是租车你也应该负担一半的费用。
如果你还想维持你们之间的友谊,就应该老老实实及早把钱给了人家。
当然,你如果想进一步巩固你们之间的友谊,或者还想着有下次,那就不妨多给人家一点,尽管他真不一定要。
除非,这个配件不是这次旅行造成损坏的配件,或者是他故意多买,想占你便宜,这事另当别论,你大可不必理他。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吃亏是福”!
我们不一定非要吃亏,但是我们也不要抱有沾光的思想。
给你举个例子,以前我和同学两家经常结伴出游,都是开她的车。我每次都是提前把这个行程一多半的费用交给她家属统一保管、统一支出。
中间碰到好东西或者孩子们喜欢的礼物,我都是另外再掏钱买下来,一家的孩子一份。
我们出游图什么,不就是为了放松和快乐!
到家后她总是告诉我一共花了多少钱,尽管我从来没问过。然后一家一半,她再把剩余的钱退给我,我也从来不客气。
我们开始也是什么都不说,但几十年来一直关系密切,其乐融融!
回答这个问题要分主动和被动,还有之前你们之间的约定:
对方主动
如果对方主动约你,你被动接受,而你已经承担了购买配件之外的所有费用的一半了,我觉得你可以拒绝。因为汽车的配件属于长期使用才损坏,并非单次去***而损坏。简单地说就是,如果一个汽车配件的使用寿命是五年、十万公里的话,谁也没理由让你坐了十五天、五千公里的车而承担一半的费用。这个道理和保险公司赔付的道理是一样的,一辆开了五年的车丢失,保险公司只会赔你残值,不会赔你辆新车。所以,你最多承担十分之一,这已经算是比较仗义的作法了。
你主动
如果是你主动约对方,并约定了各承担一半的费用,而你已经承担了除购买配件之外的费用的话,我觉得如果顾及朋友之情你可以主动承担一半的费用。但如果不是顾及朋友之情,而单从“理”的角度来讲的话,你仍然可以只承担十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费用。
结论
总而言之,如果双方约定了一起去***,而费用双方AA的话,那车上所购配件的费用你一点都不承担的话是肯定不合理的。但如果其要求你承担到一半之多,也是不合理的。最合理的方法是按这个配件的使用年限折价,你承担折价后的一半费用。
你应该承担一半,仅仅是承担油费和过路费那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车辆还有磨损。你不承担那就是占朋友的便宜,朋友要是很宽裕,可能就不用尼承担了,要是经济条件一般那你也没什么可说的,改承担的就要承担,不要心理不平衡,那是你应该承担的。
题主提问关键点描述模糊,以致舆论一边倒:付费,是作为同事或朋友必须而且应该的义务。不然朋友都没得做——你坐人家的车自驾***,车辆维修换了配件,难道你不该付费吗?况且,跑一趟***下来,来回的车辆保养费用、潜在的车辆磨损残值的减少,这些都真金白银,负担一部分,天经地义。
是的。作为人之常情,正常情况的确应该如此。
但是,如果换一个场景——自驾的是豪车,且换的配件是价额昂贵的耐用品,比如前杠总成、变速箱或排挡总成,刹车总成、油泵甚至油表探管总成之类,动辄几大千甚至上万,车主如果叫同车的负担一半,就显得不厚道。
所以,对于题主的说法,有理无理,具体的事情得具体分析,这样才能不偏不倚。
这类事不是想象,而是我有亲身经历。
穿越大藏北的意外事故
一个很好的朋友,犯官家的事儿坐牢3年,我带着他开着进口版4驱凯迪拉克自驾***并穿越大藏北,轮流开车。在日土县,遇见一条小河,朋友车速很快,估计当时也走神了,刹车根本来不及,眼睛一闭,硬冲了过去,代价是前保险杠弯曲变形;途中,4条轮胎均爆过,其中有两条爆过4次。到了西宁,一条胎挺不过了,而整个西宁没有适合这种车轮毂的轮胎,换上小一号的备胎,坚持奔回成都——在成都米其林专卖店,找到了这种特殊型号的轮胎,另一同事先买了一条放车上,然后随时听我电话就奔马尔康方向来救援。
所幸,这小一号的备胎很争气,安全回到成都,马上换掉4条伤痕累累轮胎,光是换胎就4000+闷——朋友在场抢先付全款,我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只有一条胎无法修补必须换,其他3轮胎虽爆过,但是补好仍能使用,我坚持全换,只是为今后更安全。如果你坚持要付费才心安,那就一条胎的一半:500元。朋友拗不过我,微信转我500,我笑纳了。
在4S店检查车辆,前保险杠总共3根都弯曲变形很厉害,无法修复,只能换总成,还有护泥板、裙边等有损坏,也就是车脑壳那坨除了内瓤子全部换完,找过保险公司,但保险公司说没事故现场,且当时没报险,拒付。加上车辆保养,总费用1万多,朋友坚持全付,认为是他操作造成的,但我怎能让他全付?最终一人一半。
同事仨自驾***川进青出车主开车出事故
出发前,先说断后不乱——总体AA制。但其中一同事出车,而且是刚买不到一年的福特锐界SUV。参考很多川藏线自驾俱乐部租车行同类型报价,同事出车,川进青出半个月,其车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大约得花五六千元,于是三人商议决定:同事出车,另2人分摊他全部吃住、油费、过路费、景区门票等费用。
在纳木措寻找走出扎西半岛的路时,只有2年驾龄的车主自己驾驶,结果车底盘硌着了大石头,结果他竟然猛轰油门猛打方向,车明显左右颠簸并“砰砰砰”响了几声,过了。
从当雄县出发沿着青藏线109国道到那曲165公里,我们刚走了不到20公里,行车电脑突然报警:机油压力过低!当时我就猜测:同事这车在纳木措彪悍的一瞬,油底壳肯定扛不住了……车紧急靠边停下。万幸的是,我们进退维谷之时用望远镜四处望去,发现前方依稀可辩有乡村,有乡村,路边一定有快修。肉测到那乡村距离只有一两公里,于是沿路开去,村口路旁正好有一轮胎维修店!
停车,趴地下一看,油底壳正在滴答滴答漏油!
更万幸的是,维修轮胎的这店主,居然库存有几桶国产桶装机油!现在哪还有工夫管这机油质量好坏,果断先加了一桶半(6升)——刚好到上限(这证明原有机油基本已经滴答滴答漏完,再开车跑,只有烧发动机了,的确万幸万幸),准备跑到那曲去修理(维修轮胎的店主说当雄快修店是修不好油底壳的),但要跑弄那曲,还有150公里左右,于是果断把这店主库存剩余且不同品牌的两桶机油一起买了,准备车儿一边跑机油一边漏,行车电脑一报警,立即停车补充机油。
花了360软妹币买的机油,虽一路滴滴答答,但最终在机油耗尽前安全抵达了那曲汽修厂——换油底壳!
这一换,油底壳+工时费1500,加上新加的美孚全合成机油,总费用2000。我们俩说,特事特办,这费用三人平摊,但车主却说,自己惹的祸自己承担,叫你们承担道义说不过去……
以上两个例子,充分说明,自驾***,车辆损坏的风险不可预知。出发前,先君子,后小人——即要考虑车主的权益,也要考虑坐车人的感受,先说断,后不乱。不然,一旦发生经济***,朋友就没法做了。
(图文/勒克儿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