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频行业新动态频现,如何叫醒“耳朵经济”?
根据CNNIC发布的第45-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各类app中,即时通信类APP使用时间最长,占比为14.8%;网络音频应用使用时长占比增长至9%(2019年上半年为8.8%),在各应用类别中占比排名第四(2019年上半年为第六)。2020年6月,网络音频应用使用时长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0.9%。
中国在线音频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有海量用户基础,而2021年年初由Clubhouse带来的音频社交热潮,也使在线音频行业吸引更多关注。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到5.7亿人,2022年有望升至6.9亿人。
随着音频业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头部节目和精品内容被打造出来,并且内容的种类也愈加丰富,推动用户付费收入大幅增长。2019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同比增长55.16%,2020年约为272.4亿元。
在线音频用户以年轻用户为主,中高收入用户群体较大
从用户属性分布来看,中国在线音频年轻用户占比较多,30岁以下用户占比66.7%,同时中高收入用户群体较大,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用户达27.5%。分析认为,在线音频具有伴随性特点,能够应用的场景较多,如车载端、智能家居端,因此相较其他文娱类平台其对中高收入人群覆盖较大。
除文娱类外,用户偏好收听知识科普类型内容
用户调查显示,受访在线音频用户对知识科普类型内容的收听偏好度处于较高水平,偏好收听知识学习、资讯内容、科教文化内容的用户占***别达到35.1%、30.5%及26.7%。在线音频平台具有较强文娱属性,***、生活、有声书成为其主要平台内容。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众对于科教文化、资讯等内容的需求也在提升,音频的伴随性特点也使更多用户选择从在线音频平台获取该类内容。
——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很简单
依然是依托互联网经济下的信息产业
那么既然是信息就必须传播
具备 传播的渠道和传播的内容
但是音频相较于视频 确实缺少了画面这一特点
受众无法广泛
在单一媒体的时代 广播 不就是现在的音频吗
不同的是 环境 在以前信息获取渠道少
成本高 而广播有成本低 传播广的特性 但是受众多维 且难以对用户 画像
好像有了什么进步
实际音频业务就是 新瓶装旧酒罢了
2019智能家居是热点,但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这几年似乎都在说智能家居,说它们有多少亿的市场,但是结果如何呢,好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很多的厂家也都是不断的在推出自己的智能家居,希望得到用户的认可,可它们越这样,用户更是不认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恐怕是和我们的智能家居理念有关系。从定义上来说,智能家居是包括很多个系统的,有供电系统、应急系统、照明系统、***系统以及中央处理系统。
它完全是一整个的体系,那现在的市面上有哪个公司能做到这一点呢?而且智能家居是必须依赖于芯片来控制的,我们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既然是一个体系,目前又不能全部做下来,只能是把它进行分拆。
变成一个一个的单元来突破,所以在市面上,我们是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智能家电,它们还并不能称为智能家居的。比如我们看到网上卖的智能灯泡,可以通过手机来控制它的关和开。
但是功能好像只是照明,并没有可以调整亮度的功能。还有我们的智能晾衣架,它比原始的晾衣架只是多了升降功能。可以说只是加了一个电机和按钮。功能就更不用说了,只是晒衣服而已。
也没有什么杀菌、烘干的功能。表面上是带着智能两个字,其实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智能。前天是看到这么一篇文章,说是用户买了一个智能烧水壶,居然可以用手机来控制,还法朋友圈了。
不过在朋友圈却有评论,明明可以直接按一下开关就好,干嘛用手机来控制呢?这也是提到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智能家电,而我们多数的厂家是以智能为卖点,推出那些并不实用的东西。
可能刚开始觉得非常的不错,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好像也就那样,没有什么稀奇的。用户已经是对这些所谓的智能家电有了抵触,因此对于厂商来说,到底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智能家电,真的得好好思考思考。
另外还有一个一直没有突破的窗户,根本没有任何的变化。尤其是在南方的小伙伴会特别感觉到,在冬天的时候是非常冷。主要原因就是玻璃的特性。如果把它换成其它材质的,那至少保温的效果要好很多。
况且窗户的作用应该不止这些,它可以模拟很多种天气的状况,让我们感觉它更是一个窗口,可以看到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在这个方面,有多少的企业在涉足呢,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想做智能家居呢?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拆分的细节都没有做好,那可想而知我们要真正的用上智能家居得需要多久的时间。
智能家居碎片化严重,没有一个通用的协议标准,各自为战。都想用自己的平台建立生态圈,国外有苹果,谷歌,国内有小米,阿里系,海康,都想以自家的标准来玩自己的生态,由于涉及种类多家电,应用场景不够丰富,目前多数只是一个APP 远程控制,简单的两到三个设备之间的联动,目前小米的小爱音箱实现了语音控制,智能的功能和场景深度挖掘的不够,当然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现在多数使用只是一些爱好者,发烧友,懒人朋友们在不断尝试,真正普及还需要一个国家强制标准,把物联网变成电器家居设备标准配置,协议标准化,平台爱用谁家的都可以任意接入,让平台级做好平台级应用优化工作,设备级做好设备级稳定可靠工作。
核心问题依旧是技术的突破!
智能家居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元年是2014年。那一年初,谷歌收购了NEST Labs,这家只推出过智能温控器与智能烟感器两款产品的公司卖身价是32亿美元,仅次于此前谷歌对摩托罗拉收购价。同年6月3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也推出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授权通过MFi认证的产品接入其系统。
五年后的今天,智能家居几乎成了所有互联网巨头和家电大厂无法回避的潮流概念。在刚刚过去的2019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大会上,包括华为、海尔、TCL、松下、美的在内的各路巨头,都宣示了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雄心。
如今甚者很多房地产商已经把智能家居作为他们的卖点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引领人居智能新生活”这样的广告台词
而智能家居发展的重头戏无疑是智能锁!
2015年之前,全国智能门锁的产、销量规模才200万套不到,2017年,全国智能门锁产、销规模达到了830万套,是几年前的五倍以上,2018年上半年智能门锁的订单数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数据显示,智能门锁市场规模近100亿。
而智能家居里问题依旧是产品质量问题以及价格!
顾名思义,智能家居与传统产品的不同就是需要更多技术的投入,以及需要5G技术的支撑。
而市面上五花八门的产品,亦可说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很多产品技术不过关的充斥于市场,这就造成了我们常看到“安全漏洞,被破解”等新闻。
其次,智能家居的价格相对于传统的产品有“价格落差”,消费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只有“质量好,价格优”的产品才会取得他们的信赖。怎样做到质量好?企业应该严格把关监督,不能一味只追求收益而忽视了质量。而价格优,并不意味着产品不好和廉价,相反,只有实力强的企业才能做到不断提高技术,把产品的量做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使消费者以最低的价格享用最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