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自建房中,有的人愿意用木头做屋顶,不愿意用钢铁做,木头的便宜结实吗?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农村自建房屋顶一般都是两种,一种是钢筋混凝土,一种是木头起脊房。当然了,现在还有一些是钢结构房,也就是用轻钢做成框架。
但就算是轻钢框架的房子,到房顶上时,人们也不乐意用这个钢结构屋顶。
这就会让一些人疑惑,因为在人们的主观想法里,钢铁总是要比木头结实和耐用,不管是出于结实以及耐用的心理,都应该更倾向于选择钢结构,可为啥人们偏偏喜欢木头更多一些?
是木头便宜?还是有别的原因?
黑嫂长期在农村生活,对于农村自建房的发展变化也是经历者,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木头和钢结构的区别。
Ⅰ:木头和钢结构的区别
现在的钢结构房,屋面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就是仿的以前那种木头起脊房,不管是样式上还是摆料上,都是仿的以前,因为这样才是正确的受力面,而拉力也是最科学的。
那以前木头起脊房是个什么样的样式呢?首先是下面一道主梁,梁上有两根斜着如倒八字的檩条,这两根倒八的檩条到了上面又支撑着一道主木,这道主木是我们的屋脊。
在檩条上摆放椽子,椽子上面又有若干木头条或者是枝条,有的甚至是过去的那种方砖,再上面才是泥,泥上面扣瓦。
我们看这个结构,不管是承受力和拉力上都形成了一个整体,受力科学,拉力也科学,并不是个单纯的某处发力支撑,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依托的样式,各处分一些承受力,又相互牵拉,使屋顶可以长久矗立。
而钢结构仿的就是这种,不同的是用料上从木头换成了钢材。
钢材比木头结实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肯定的,但用在屋子上就不一定了。首先,这些钢材是有使用年限的,木头却没有,在不受外力和暴力破坏的情况下,在不受风吹日晒雨淋的情况下,木头的使用年限要比钢材久。
然后是结实程度上,提到钢材,我们就会有结实的感觉,毕竟是百炼成的钢,能不结实吗?可是,它是有承受极限的,我们一个屋顶的重量是不容小觑的,轻轻松松就是几万斤。
在这样的重量压强下,而且还是天长日久的重压下,钢材并没有木头的分散力强。什么叫钢?为什么说因为太钢,所以容易折?因为钢太硬了,所以容易折,用在钢顶上也并不例外。
它是有极限的,而我们的屋顶无法准确计算出这个极限,用得钢材大了造成浪费,得不偿失,用得小了,万一压塌了怎么办?
我们长久居住的房屋和厂房不一样,厂房只在上面搭建一些彩钢板啥的就行,而长久居住的肯定不会这样,所以就这方面来说,钢材并不如木头,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欢用木头而不喜欢用钢材的一个主要原因。
Ⅱ:木头会更加便宜吗?
其实,不管是我们做成钢筋混凝土屋顶,还是用钢结构屋顶,其造价都要比木头屋顶便宜。也就是说,在三者相比的情况下,就数这个木头屋顶最贵。
可能有人会疑惑,也有不懂的人随便说,说肯定是钢材的贵,木头能有钢材值钱?
单比的情况下,自然是钢材值钱一些,但当成建筑材料,特别是农村自建房上用到时,这个木头还真比这些钢材贵。
它贵在什么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本身的材料价值,再就是费工。
当一块木头或者一根木头扔在地上时,它是无法跟等量级钢铁比的,就算是卖成废品,钢铁也要卖出不少钱。可当用在屋顶上,这个木头就值钱了。别说那些主梁啥的,单就是檩条和椽子,这就是一大笔钱,主梁就更加值钱了。
现在的农村自建房用木头跟过去截然不同,过去可能用自己种的树,多以榆树当主梁。现在则都是松木,一道梁需要很粗的松木,长成那么大,做成梁,它的价值也就上去了。
檩条、椽子啥的也都是松木。值钱在这些地方。
然后就是费工,我们如果是混凝土,直接支模板铺钢筋,然后浇灌就行了。如果是用钢材,直接螺丝或者焊接就行了。
但这个木头需要耗费好多人工,而且耗费的还都是技术人工,时间上用得特别多。不管是本身价值和耗工价值,它都要超过钢材。
所以,说用木头省钱的纯属不懂,也是想当然的主观臆断。
Ⅲ:那有人会说两者相比究竟哪个好?这个其实没有对比性,要看我们盖的房子干什么。区分对错以及比个高下是小孩子才做的事,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对比永远没有准确答案,都是相对的。比如说我们要建个厂房,或者是我们追求新型房屋,钢结构能达到标准。但当我们偏于传统时,那木头就是首选。
所以,哪里有什么容易谁好?只不过是我们需求不同罢了,您认为呢?
我是黑嫂,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首先肯定一点,木头的屋顶绝对不便宜。农村做房顶的木头,多数是松木,没有几家还是杨木做的房顶了。
松木都需要农民去城里买,还需要芦苇帘,泥土。这些都需要农民自己准备,木顶还需要找木匠,上瓦的时候,需要农民往房上运土。
在铁架子刚进入农村的时候,农民并不相信,钢铁的架子比木头的好。钢铁的房顶,需要做二次防寒层,木头就没有这些反锁的东西。
木头房顶,什么都是一次成型,没有二次费工的地方。再有木头的房顶,在冬天保温性能更好。钢铁房顶,即便是有二次防寒层,冬天还是很冷。
木头房顶有在保温方面有三层,芦苇帘,泥土,瓦片。而钢铁结构的只有彩钢瓦,有二次防寒层,也就多了一次珍珠岩。还是比木头房顶差了一层芦苇帘。
农村自建房,使用木头是为了保温。那使用彩钢瓦的人家,就是为了美观,省钱。钢铁结构的房顶,需要外雇铁匠 。
铁匠做钢铁的屋顶是按平方要钱的,许多年前是18元一平方米。用钢铁房顶的好处是,上房顶的时候,4个人就行。
不用泥土,珍珠岩也非常轻,几个人就能摆满房屋。钢铁的屋顶,还能选择屋顶的形状。大致有燕尾型,马尾型,正房顶上,还能做几个小窗户,看着非常漂亮。
钢铁与木头房顶,从人工上讲,木头的包工头费工,农民省事。钢铁的包工头省事,农民费工。木头的房顶,包工头需要挂瓦,砌大山尖等。
钢铁的房顶,包工头就不用管了。房子顶上都是铁匠师傅的活,包工头可以用省下的工,盖其它的房子。尤其是房脊,不但费工还危险。砌不好,还有倒塌的。
木头屋顶在年限的使用上,比钢铁的时间好长。从长远的计划来看,木头屋顶更划算。钢铁屋顶的彩钢瓦容易掉漆,漆掉没了,再经过几年的风吹雨打,房顶开始漏雨。
这时便需要换彩钢瓦,换瓦又是一笔费用。不但要雇人换,还需要自己买瓦。然这些瓦,并不是一辈子不坏。几十年后,或是受到腐蚀,都会再次掉漆,漏雨。这便是农民选择木头房顶的根本原因。
如今,即便是木头房顶再好,也很少有农民选择加盖。钢铁结构的速度快,成房时间短。加上机械化的走入,让人更省力。木头房顶以慢慢被淘汰。
应该是木头房顶更贵吧。自家盖的房子,用钢铁的房顶都是一层薄薄的铁皮,或者是两层铁皮中间夹层泡沫,就像活动彩钢房,从造价来说比木头的便宜。但和这种铁皮房顶相比,木头的更结实,而且保温好。
不是买不起工字钢,槽钢,角钢,方钢,圆钢。我就是框架结构现浇平顶,然后用木头做屋顶造型。这样既解决了顶楼隔热,又解决了房顶漏水的的问题。懂的人都知道坡屋顶的质量问题。
当下农村人更愿意用木头做屋顶更多的原因在于使用木头盖房子是一种传统,使用木头做屋顶有许多钢材不能替代的优点。
这里首先说明一下容易让误解的地方:很多人说钢材无论是延展性还是韧性都要比木材好,而且要比木材结实,所以用来做屋顶一定会比木头好,那么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并不是说材料强度越大,越结实就越适合做屋顶。凡是都有一个前提,农村盖房子的前提就是,房子盖得不高(一般就两层),房顶一般都是斜坡,上面会盖瓦片,如果全部用钢材,势必会增加房子的承重力,这是其一;其二,木材已经能够满足农村人盖房子的要求了,没必要使用材料特性更好的钢材,如果用钢材就显得有点大材小用了的那么点意思了。
而实际上农村人特别是山区农村人盖房子一般选用木头主要是因为这几点原因:
- 首先盖房子用木材这是一种传统。中国几千年的人类历史,盖房子用得最多的就是木材,这是一种传统。有人说木头不结实,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国目前保留下来的很多古建筑都是木头制造的,所以说木头不结实这一点值得商榷;
- 山里人盖房子用木头,大多数都是自己承包的林地里种植的松树和杉树,这些材料非常容易获得,而且本身不需要用钱买,成本要比钢材更加便宜。
- 刚才给人的感觉不一样,笨重是其最大的缺点,试想一下,农村的房子房顶用了几千斤钢材你会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有种被压塌的感觉?再者农村房屋的屋顶都要盖瓦片,要是全用钢材的话,下料、改造啥的都会更加麻烦,远没有使用木头方便。
总之,对于山区农村人来说,盖房子用木头是一个传统,再加上用木头盖房子花钱少,所以农村人都愿意用木头而不是用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