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提纲怎么写?
***访提纲也叫访谈提纲,主要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访谈准备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个是确定访谈对象,商讨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第二个是你要明确你访谈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你访谈的对象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内容,你要根据这些来写访谈提纲。
什么是访谈设计?
访谈方案设计是指按调查课题进展的逻辑顺序或空间、时间顺序,把要调查访谈的问题列出来,便于访谈时问答,以减少盲目性。
访谈方案是指按公关调查课题进展的逻辑顺序或空间、时间顺序,把所要调查的问题整理记录下来,以备访问时发问或回答的过程。
结构化访谈流程?
1、梳理调研目的
依据调研目的设计访谈提纲。
2、访谈对象的选取
依据调研目的选择要调研的对象;
根据调研对象具体特征选择访谈的提问与表述方式。
3、准备访谈提纲
按照调研内容的结构设置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主要包含想通过调研获取到的信息,多以提问的方式表述。
4、访谈实施
开场白:自我介绍,调研目的介绍,调研报酬等;
询问被访人参与意愿;
告知用户访谈内容会被保密,打消其顾虑;
访谈执行。
5、访谈资料整理
可按照访谈提纲的设计结构梳理访谈资料,以便对比分析。
专访Adobe詹国廷,设计师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肯定不会,人工智能做的事机械化的更加注重程序化,比如阿尔法狗为啥围棋厉害因为他可以推演后面无数总走势,毕竟人脑计算有限,但是人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比如画画每个人画的同一个物体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和心情有关系,你让机器画画他都是根据周围的已知信息或者储存画出来的。人工设计有灵魂,而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人工的痕迹
设计理念是无法被取代的,高端设计理念大多基于人性的思考。而机器,只能模拟人的思维方式,从这点而言,机器是缺乏天生的创造力的。所以,我认为:一般的普通设计肯定会被AI所替代,但顶尖的设计师反而会主导人工智能的设计潮流和思路。
为什么不会呢?
艺术类,创意类的工作的确是需要更多的感性,这也是艺术工作者引以为傲的地方,他们认为他们的工作是不可取代的,但是答案为错。
传统思维认为,人工智能更多的是适合理性思维领域,但是不要忘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那是人类智能远远跟不上的。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进化,一旦诞生自我意识,将在各个领域全面取代人类,基于无穷算法的人工智能,根本没有短处可以击败,所以到那个时候,人类只能自求多福。
科技是把双刃剑,越锋利带给人来自身的伤害也越大,所以,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同步发展对应的措施,不光是强加给人工智能的“人类至上”的物理法则,还要多管齐下,不过即使这样,也不会完全消除人工智能的威胁。
正如毕加索所言: 「计算机是没用的,它们只能给你答案」。而只有人类,才会提出正确的、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工作需要大量复杂精细的感知和操作;需要高度的创意和灵感;需要与各个需求方频繁沟通交流……就目前而言设计师还是无法被人智能替代的。
不唯设计师,人工智能最先取代的是重复性、非创造性的工作。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创造性的工作并非一成不变的,一些曾经认为是创造性工作也许会再次被归为非创造性的工作。鸡生蛋、蛋生鸡并不是诡辩。不是人工智能画了一幅画、写了一首诗,就可以取代***了,写诗的人很多,但有的是诗仙,有的是诗史。
B端设计师如何做好用户访谈?
作为设计,必须答一波
关于设计师如何苦逼的现状就不多说了,段子加起来都可以写一本***了。
设计师可以分为B端和C端设计师
C端:Consumer;意为消费者、个人用户或终端用户,使用的是App、网站或者客户端。例如:今日头条、微信、网易云音乐,淘宝网等等。
B端:Business;通常为企业或商家为工作或商业目的而使用的系统型软件、工具或平台。例如:阿里云、企业内部的ERP系统或者一些管理后台等。
C端设计师面对用户群大,设计方法多,设计技巧发挥面广;B端设计师面对用户群少,逻辑繁杂,开发周期短,洁面偏简洁易用。
B端设计师如何访谈用户?
B端设计师面对的用户群大部分为系统的管理人员。
一、功能与需求优先
与用户交流首先是要确定功能与需求,当然用户口中的需求并不一定是他实际上要的东西,这就要求在访谈中要学会总结归纳,从用户的话语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帮助用户明确立际需求。
明确需求后,再完善功能,由于B端产品重逻辑,所以功能上必定要做到合理化,用户会提出他认为要的功能,访谈过程中要做加法,开发时就做减法,砍掉重复无用的功能,整个逻辑形成闭环即可。
二、确立设计风格
B端产品大多功能繁多,逻辑复杂,而且用户会大部分时间面对,所以在与用户谈风格时,要遵循简洁为主。
三、用户心中的好产品
最好要求用户带上喜欢的案例讨论,这样会事半功倍,毕竟不是每个用户都能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设计师应该有设计师的态度,不能任由用户发挥,我们要做的是引导用户选择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