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城是谁建的?
东昌古城坐落在聊城市区内东昌湖中间,北宋时期的城垣。城呈正方形,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城墙始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初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东昌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改筑为砖城。城墙周长3.5千米,高11.7米
1372年(明洪武五年),因军事需要,将宋筑土城扩筑为砖城。据(清宣统二年)重修的《聊城县志》载:“明洪武五年,守御指挥陈镛始以砖石。周七里一百九步,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地阔三丈,深二丈。门四:东曰寅宾,南曰南熏,西曰纳日,北曰锁钥。楼橹二十有五,绿云在西北,望岳在东北,最为擅名。环城更庐四十有七。附城为郭,郭外各为水门,吊桥横跨水上,池深二十尺,广加十尺,阔倍之三。护城堤延亘二十里以御水涨,金城倚之。”扩建后,城高池深,布局严密,易守难攻,时称“能陷不失的凤凰城”。
1374年(明洪武七年),为“远眺料敌于严更漏”,在城中央建造更鼓楼一座,今楼犹存,更名光岳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