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平南六陈人,想到桂平木乐镇买块地皮,是做宅基地用的,90方左右要办什么手续?
- 为何有些90年代农村当宝的土地,如今沦为荒山?你怎么看?
- 为什么香港90%土地不用来建房子?都做些什么呢?
- 90年土地使用证可以用吗?
- 90平方划拨转出让费用多少?
- 据说90年代城区国有土地上自建房要盖好房子后才能去办理土地证?
我是平南六陈人,想到桂平木乐镇买块地皮,是做宅基地用的,90方左右要办什么手续?
你好。
首先,肯定的说:都不能。根据现行法规,宅基地使用权必须是“本村村民”才能拥有。你的“宅基地”不在户口的所在地,是不可能办到任何证件的;况且,农村村民的宅基地是不能买卖的,如果买卖即为违法。即使是在本村村民之间,也同样不能买卖——那是集体的土地,不是个人的。因此,一个不合法的交易,是没有法律保障的。望楼主三思而行。为何有些90年代农村当宝的土地,如今沦为荒山?你怎么看?
为何有些90年代农村当宝的土地,如今沦为荒山?你怎么看?这个只有一个看法,粮价低迷导致的必然后果。
小编记得八十年代,那时候还小,但凡能开垦出来的土地,都被用来种植红薯、玉米、高梁,家家户户都有地窖,都是装满满满的一地窖红薯,预防饥荒的到来。那时候的农民刚从吃不饱穿不暖中走出来,备粮防饥,那都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功课。
九十年代,开始储存大批红薯的人少了,但是农村的田地,山地还是没有荒芜。只不过,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没有那么高了而己,因为己经没有发生过饥荒了,许多农村家庭开始有电视、风扇、录音机了。
现在的农村,到处都是以前种植红薯、玉米、高梁开垦出来的荒芜土地,杂草丛生。就是以前农民当成心中宝的基本农田,也逐渐开始出现荒芜了,再也没有谁家,会担心大饥荒来袭而预备充足的粮食了。社会发生了巨变,人也跟着变了。
总之,现在农村土地荒芜的如此厉害,小编认为并不是好现象。也许只有哪天,农民都不种地了,我国的粮食进口,被人卡住了喉咙,要花巨大的成本及代价,才能进口粮食时,才会引起大家对农业及农村荒芜土地的足够重视。
九十年代的时俣,农村都是靠耕种收获生存,那时候要是哪家的土被另家挖去了几锄都会发生争执,严重的吵架,打架的都有,为了生存,也是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开改开放后,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了,哪怕一个月几百块钱,都觉得种地强。田土自然就荒凉了,我作为六零后偶尔回乡下看到那些大田大地野草长得比人高,心里不禁有一阵叹息:这么好的田土就这样荒了太可惜了
农民种出来粮食价格太低,用去的肥料***钱,人工成本以及天气原因等等一年下来大多数是没赚到钱。所以大多数人选择去打工,也不愿意在家种地。而且有可能几个月的工资就能等于在家种一年的收入。
我是农村人 目前也在农村居住 算对农村比较了解吧
为什么种地不赚钱 大面积耕地撂荒?
父辈时代 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农业支持 土地虽承包给农民 但每年都要上缴公粮 相信很多农村80后还有跟父母一起交粮的记忆吧
在我的记忆中 农忙时节父母永远在地里忙活 放学以后我们也会拎着小草筐跟父母一起干活
夏天三四十度天气 我们小孩热的不行 就去树荫偷懒 父母在田里干活 汗流浃背 衣服没有干过
秋天寒风瑟瑟 哪怕大雨滂沱也阻止不了父母守在田里弯腰抬头无休止的循环劳作 无知的我们躲进垛头顶片雨布抓蛐蛐
长大以后问过父母 干农活那么累 还不赚钱 干嘛还种它
父母给我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不种地拿什么交粮啊?”
“那咱做小买卖不行么”
“去年收成不好 交粮都不够 你和你姐上学的钱 都是借的 拿什么做生意啊”
“咱再去借不就行了嘛 ”
“傻孩子 都是一片天 咱家收成不好 人家还不都一样啊”
那时懵懂的我才对农民生活的不易有了些许认知
反观现在 农民不再交粮 甚至有补贴 为什么还会出现大面积撂荒 ?
原因是虽然不交公粮的日子过去了十二年 国家富了 城里富了 可农民依旧没钱
孩子上学 衣食住行 哪样不需要钱 孩子结婚生子 大病小灾 随便一样都可以使一个农村家庭负债累累
大量农民想种地 也种不起了
孩子进城买房需要帮忙还房贷 种地需要大量时间照顾农田 除去*** 化肥 农药 收割机费用 如果收成好了 一亩田能赚个二三百 收成不好天公不作美本钱都要折进去
可生活还要继续啊!
孩子工资低 他还要养孩子 奶粉 尿片 房贷都要钱 如果不帮他 他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怎么活
他不止一次看到孩子在网上借贷 他不懂 怕***把导致这个还算美满的家庭毁了
年近6旬的他 顶着发白的头发 背着装着衣物的麻袋 出了家门 赶奔南上的火车
“趁着自己还年轻 还能干得动 为孩子再赚点钱减轻他们的负担” 是他们内心单纯且奢侈的愿望
90时年代农村的土地农民视为宝,土地不会荒废,一年四季庄稼丰收。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横流,家家户户都为金钱而忙绿着,纷纷涌入城市打工,农村的土地却无人搭理。我觉得国家在这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调控,努力整合土地***,统一规划,因地布局,因地制宜,加速乡村振兴,让农村人从城市回流,把闲置荒废的土地起死回生,还农村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为什么香港90%土地不用来建房子?都做些什么呢?
其实说香港是个石屎森林是不公正的,这都是表面上的,香港的土地只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开发出來供各种建築用,其余大部分的土地都用于绿化和郊野公园,所以香港的人均绿化面积是相当高的,而且香港人相当喜欢郊游的,每逢***期就三五成群约去郊外野营,BBQ或者行山等等!近年楼价不断上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供应不足,这是因为受制于香港的法律,郊野公园的土地用途是不能用于房地产开发的。
90年土地使用证可以用吗?
如果属于50年代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只能作为老宅基地证明,不能作为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对于90年代以后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只要土地使用权人未发生改变的,仍然有用。一般情况下来说,土地使用证的新旧不影响土地使用证的效力。但前提是,旧的土地使用证上的有效期还没过,一旦过了有效期就需要换证了。
另外,旧土地使用证可能在办一些业务的时候会受阻,比如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需要(如抵押登记等需要用新证),旧版的土地使用证需要换新证。
90平方划拨转出让费用多少?
1%。按房产过户总价的1%交纳土地出让金。不是按每平方算的。八、九十年代的单位划拨土地并房改分给了个人,办出了个人的房产证的这类房改房,土地出让金都是这样算的。
1、契税:90平方米以下首次购房的按1%缴纳;90—140平方米按房价1.5%缴纳;140平方米以上按房价3%缴纳,买方承担2房屋产权登记费:
3交易费:3元/平方米4测绘费:按各区具体规定5权届登记费及取证费:按各区具体规定,一般情况是在200元。
据说90年代城区国有土地上自建房要盖好房子后才能去办理土地证?
不是什么时候改的政策,而是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不一样。
90年代使用国有土地,大多是通过行政审批(即划拨方式)取得的,盖好房屋后,审批机关要进行用地情况验收,确认无违反审批的行为才进行登记颁证;现在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方式除很少一部分是行政划拨的外,大部分是通过出让方式(招标、挂牌、拍卖等)取得,在出让时就已经把相关程序做完了,且这时候的土地是作为商品处理的,《土地使用证》作为实物(土地)的证明,当然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啦。